English

寻找纳斯卡巨画

1999-04-26 来源:光明日报 萧苑 我有话说

本世纪30年代,自利马飞往秘鲁南方城市阿雷基帕的航线开辟不久,一位飞行员来到利马的民族学博物馆,声称在纳斯卡谷地上发现了印第安人的运河。馆长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怀疑:纳斯卡是秘鲁伊卡省的一座古城,东傍安第斯山脉,西临太平洋。在它附近,有一块平坦而荒凉的谷地,称纳斯卡谷地。因为纳斯卡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水源缺乏,运河之水从何而来?

为了证实自己的话,飞行员拿出了一张地图,图上用铅笔勾抹下了他看到的线条,十分奇特、别致。遗憾的是,馆长在飞行员离去后,立即将地图放进了古文书保管所,再没过问。

几年后,这张地图辗转到了美国历史学家鲍尔·科逊克手中,引起了他极大兴趣。1940年,科逊克率领该队来到纳斯卡谷地。到达那里不久,他们就在黑褐色的高原上发现了清晰的“白带”。不过,它不能算是一条运河,因为它的河床顶多深15~20厘米,倒不如把它称作沟。沟的形状实在难以捉摸,有的弯弯曲曲,有的笔直一条,长达1.5~2公里。在这布满沙石的制图板上,究竟画了些什么?

一天,科逊克等人手拿指南针,一面沿着一条弯曲的沟行走,一面在地图上记下沟的方位形状。为了准确无误,每个人都分别画在自己的地图上。一段时间过后,沟的形状和方位图完成了。奇怪的是,这竟然是一幅喙部突出的巨鹰图。鹰尾40米,喙长100米,翼长90米,而且,秃鹰的喙与一条长达1700米的笔直的沟相接。纳斯卡谷地向考古学家们展现了它谜宫的一角。

就在考察队准备全面清理时,珍珠港事件爆发,考察工作就此中断。只有科逊克留了下来,他在当地女教师玛丽亚·拉亚赫的协助下,组织人开始清理纷杂的地上画。1959年科逊克去世后,拉亚赫继续清理。

到60年代,地上画已基本袒露出来,这些图案有四个形式:第一种是直线,一般是由南向北,纵贯谷地,误差不超过一度。第二种是几何状图案,有三角形、矢形、螺线、圆,还有一个三叉箭头,指向一定的方向。第三种是人形图案,形状庞大,姿态奇异。其中一个人物高达620米,躯干挺直,双手卡在肋下。第四种是动物、昆虫图案,这种图案数量最多,其中有长达80米的卷尾猴、46米的蜘蛛、长有人手的180米长的蜥蜴等图案,另外,仍有一些图案尚不能分辨。

根据对沟中存留的灰烬的碳14测定,年代距今1500年左右。因此,可以断定,纳斯卡谷地中的巨型图案起码创作于1500年前,上限尚无法推知。

数十年来,关注着纳斯卡谷地的学者们费尽心力,一直没找到对这些巨型图满意的解释。

首先对纳斯卡谷地巨图提出科学假设的是科逊克。说来也偶然,一天,他与拉亚赫正入神地观察巨鹰图,他突然发现沉没在远方地平线的太阳光和与鹰喙相连的直线恰好重合,这一天正是冬至。6个月后的夏至,他又注意到西沉的太阳光线又与这条线重合。科逊克提出了纳斯卡谷地上的画可能是巨大的天文学启蒙书这一设想。也就是说,纳斯卡谷地的沟,起着天文历的作用。

在天文学界还未能证实科逊克的推断时,这位开拓者便与世长辞了。接替他的拉亚赫在1968年邀请美国著名天文学家C·侯坎兹教授去纳斯卡。侯坎兹使用现代电子仪器测量后,很快证实了下述论断:这些巨型图案是一个完整的天文历。但是,当运用天文观测仪进一步计算公元前10001年起太阳系诸星球的位置、活动时间和其他数据时,却发现计算的结果大大不同于这些巨型图案的记述。经过反复验证,得出结论:即纳斯卡巨型图不是一部天文历,它与今天日、月活动时间的一致不过是一种巧合。

科逊克天文历假说提出不久,英国著名探险家图尔·穆里松又提出一种新的假设。自1961年起,他多次考察纳斯卡谷地,根据实地考察和从当地居民那里获得的部分资料,他认为纳斯卡谷地的巨型图案的绘制应归于宗教原因。理由是纳斯卡一带分布着一些坟墓,墓碑上布有许多明显人工刻画的图案,同巨型图案画面十分相似。这表明,巨型图案尤其是其中的鸟兽图案,可能是古时候的当地人设立的宗教偶像。但考古学家认为,墓碑上刻画的图案多为鸟兽图案,它与巨画图案的相似只能解释为二者有共同的描绘对象,但这并不能表明它们之间有什么必然关系。

60年代末,有人这样解释纳斯卡谷地的巨图:“从空中俯瞰,37英里长的纳斯卡谷地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个轮廓鲜明的飞机场!从空中才能看到的秃鹰、蜘蛛、三叉箭头等是帮助太空船着陆的信号或路标,平行的南北走向的直线则是飞机场跑道和停机坪。”但这种用外星人来解释纳斯卡巨画之谜,未免有些牵强,没有足够的证据。

到了70年代,考古学家们注意到了古代纳斯卡地区的一个传说:古代当地人的领袖去世后,一般要在葬礼中举行“送向太阳”的仪式。即用一个黑色的气球,下面吊一个篮子,将领袖的尸体包好后放入篮中。仪式开始时加热气球,气球徐徐升向空中,向太阳方向飞去。一些考古学家估计,纳斯卡巨型图案之所以巨大,主要是为了使死者在去太阳的路上能见到这些图案,而这些既巨大又复杂的图案则是对死者一生业绩的刻画。这更是一种假设,没有任何根据,至今未能被考古与人类学界所认可。

70年多年过去了,谜虽然仍然是谜,但纳斯卡谷地的神奇图案已被考古界接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